UWC世界聯合學院完整介紹&申請經驗&心得

黃品恩
18 min readAug 7, 2021
圖 / UWC Taiwan臉書官網

大家好,我是品恩,接下來兩年即將前往位於英國的UWC世界聯合學院。你一定很好奇「為什麼北一女畢業的我,會選擇再重讀兩年的高中?」你也一定會更想知道,這所特別的學校到底是如何申請?「完全不用準備」的申請流程到底是如何運作?

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篇精華滿滿的文章吧!相信對於想前往UWC的學生或關心教育的家長、老師都非常有幫助!

目錄

· 一、UWC是個什麼樣的學校?
· 二、課程介紹
· 三、UWC 申請流程
· 四、申請心得
· 五、UWC 學費 / 獎學金機制
· 六、選擇國家機制
· 七、結語

*貼心提醒:如果還不認識UWC,建議先閱讀前面的學校和課程介紹。而如果已經很認識UWC了,也可以直接跳到「申請流程」的部分往下閱讀喔!(比較多個人心得)

一、UWC是個什麼樣的學校?

英國UWC大合照(圖 / Pinterest)

世界聯合學院(United World College,UWC)是一所招收全世界16–18歲學生的兩年制國際高中,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8間分校(我要前往的「英國UWC大西洋書院」是1962年成立的第一所創始學校!)

宗旨:追求和平、永續與社會正義

UWC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,為了促進世界和平,學校刻意製造多樣性,聚集來自不同背景、不同種族、不同階層的學生,讓他們從學校課程和生活相處中,更了解彼此的文化。

多元化的學校(圖 / World School)

舉例來說,UWC的校友就包括荷蘭國王、英國皇室成員、渣打銀行總裁、Nokia前總裁,還有香港歌手莫文蔚與北韓「金氏家族」金正男的兒子等。而像我接下來兩年的同學真的就有荷蘭公主、西班牙未來皇后等皇室成員

但除了許多貴族學生以外,每年也有70%學生獲得不同比例(全額或部分)獎助學金前往UWC,難民、少數民族、清寒學子等不同階層的學生不在少數。由此可知,UWC提倡的「多元性」真的不是口號。

即將前往英國UWC的皇室成員(左:荷蘭公主、右:西班牙未來皇后)圖 / Fashion Royal Blog

二、課程介紹

UWC的課程採 IB 學制,它是一種國際通用的高中文憑,也是全世界最具挑戰性的高中學制。為期兩年,著重在訓練學生的思辨、表達、領導能力,鼓勵學生跳脫教室框架學習,而非只是接受書本上的標準答案。

學術課程

IB 學術課程以6個類別的學科為主(母語、外語、社會學、科學、數學、藝術),但和台灣高中不同的是,學生可以依照興趣自己選擇每個類別底下開設的課程。舉例來說,社會學課程就包括經濟、全球政治、心理學、人類學、地理、歷史等;藝術則有音樂、視覺藝術、劇場表演等。

此外,更具特色的是,UWC的每個分校都會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課程,例如加拿大UWC就因為校區包含一座「國家生態保護的小島」,學校便開設海洋科學課程,帶領學生登島保育特有礁岩。

而更因為UWC學生來自世界各地,許多課程格外有趣,例如有學姊就跟我分享,在全球政治課中,每個學生都會以自己國家的視角發表對國際議題的想法,討論、辯論之外,更同時學著去以和平理性的方式接納他人的觀點。

美國UWC表演藝術課 (圖 / SmugMug)

知識理論 TOK、延伸論文 EE

除了基本學科以外,更有知識理論(Theory of Knowledge,TOK)、延伸論文(The Extended Essay,EE)等更深入的學術課程。不僅需要學習哲學思辨,更要挑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,在畢業前撰寫一篇4000字的論文,從而培養獨立研究能力。

非學術課程:創意行動服務 CAS

「以英國UWC為例,每天從8:00上課到13:00,接著整個下午、晚上都是學生的自由時間!」

你可能會對這樣的制度相當懷疑,覺得學生們會不會就把時間都拿去玩了?學費好像很浪費?其實,課後活動反而更是許多UWC學生投入大量心思、創造豐富體驗的時間。

創意/行動/服務 CAS(Creativity, Activity, Service)是UWC不可或缺的課後活動,鼓勵結合創意思考和志工服務做出對個人、對社會有益的行動,鼓勵學生走出教室、實踐所學。它類似於台灣的社團+體育課+服務學習,但又有很大程度的不同。

哥斯大黎加UWC服務學習週(圖 / Global Giving)

舉「服務」為例,UWC的服務課程遠比台灣教育體制的「服務時數」更加受到重視。在台灣,整個學期可能只要在寒暑假返校打掃一兩次,就可以集滿6–8小時的時數;但在UWC,大部分學生整學期累計下來的時數都超過100小時

而服務內容更是包括實際到難民營當志工、在學校運作有機農場、教導各地偏鄉孩童、營運二手商店、甚至是組成海上救難隊等。每個學校都有許多相當有特色、與當地社區合作的企劃,學生也當然可以自行發起服務計畫(通常都會受到學校大力支持!)

「CAS 所呈現的意義是,UWC 教育並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術挑戰,更是面對生命的態度:培養對他人的關懷與愛心。」 — UWC Taiwan官網

UWC學生服務計畫(圖 / pinterest)

課外活動:文化週、Project Week、學生組織等

全校大約2、300位學生,就來自將近100個國家,當然少不了許多文化交流和各種創意激盪!因此,學校除了課程以外,在假日或平日課後更有許多學生自主發起的活動,例如「文化週」就是每個國家或每洲的學生聚集在一起,設計表演活動、故事分享、異國食物體驗等等,讓全校師生更了解屬於你的文化。

Project Week 則是學校每個學期都各有一次長達10天的假,讓學生可以自己組成團隊,發起各式各樣以「自我挑戰」或「社會服務」為主的活動。學生可以走出校園、甚至出國,可以尋求老師支援、也可以向學校申請經費,因為校方在學生活動方面都會大力支持。

自我挑戰的旅行(圖 / Unsplash)

最後,也有很多同學會額外創辦學生組織,針對特定社會議題發起學生倡議或行動,例如英國UWC就有世界和平組織、女權組織、環境保育組織等等,都是學生自己創辦的。

總結來說,來到UWC完全不缺豐富的課程、活動和生活,缺的是你「安排時間」的能力、「積極嘗試」的心態,以及「自我挑戰」的韌性!(當然還有你的睡眠XD)

三、UWC 申請流程

對台灣國籍的學生來說,18間UWC分校的申請統一交由「UWC台灣理事會」負責。每年8–10月開放遞交申請書,接著有筆試、團體面試、個人面試等關卡,一一通過後,便會在2–3月左右收到台灣理事會的錄取通知。

雖然這些關卡感覺都是申請學校常見的甄選流程,實際上我卻從每個環節中都收穫非常多,也感受到UWC與一般大學不同之處。以下就來聽聽我針對每一個項目的介紹和心得吧。

第一階段:申請書(8–10月)

第一階段的申請書大概是整個流程裡我投入最多時間準備的了,記得當時我大約花了2–3週才完成(但也有同學只花2–3天)。其實題目都不難,但是否有辦法在簡短的內容中讓理事會清楚看見你的特質,就非常考驗你是否足夠用心,所以我會建議越早到UWC Taiwan官網把題目都先瀏覽過越好。

UWC Taiwan 官網

整份申請書共有15–20題左右的開放式問題,每題字數100–300字不等,有些規定以英文回答,大部分則不限制用英文或中文。我當初選擇的是全英文,不過我身邊也有幾個申請上的朋友說他們大部分都是用中文撰寫的,可見選擇中英文並不影響你是否能夠錄取

申請書的題目主要都是圍繞在「自我認識」和「回饋社會」兩個層面,例如你熱愛的事物、過去的人生經驗、對社會議題的想法、如何代表台灣等等。其實我相信這些問題也不只是「為了申請」才去思考或甚至編織一個漂亮的答案的,而是一輩子都可以好好問自己,並誠實作答

圖 / Unsplash

也是因為我很認真在這份申請書上,完成後,我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穫。不只更了解自己、更堅定自己的熱情所在,也透過題目促使自己去思考未來能夠如何「發揮所長,讓社會更好」。一直到現在,這份申請書依舊是我時常翻閱的檔案,我想即便當時真的沒錄取,我也會覺得能對自己有這麼深的認識和反思是非常值得的。

第二階段:筆試(11月)

大約2小時的筆試主要是以中英文寫作和基本英文能力測驗為主,因為每一間UWC都是用全英文授課,所以能夠溝通、大致表達自己想法的英文程度依舊是必要的,才不會到時候因為語言的隔閡而聽不懂課程、考試不及格,甚至根本無法好好體驗UWC生活。

不過筆試的關卡其實也不用特別擔心,因為我當時的英文寫作甚至沒有寫完!但在中文寫作中,我遇到的題目並非制式化的作文題,而是非常有創意、能夠發揮的有趣問題,所以我發表了很多想法,甚至把整頁白紙都填滿了。

其實我也不清楚UWC筆試的評分標準,但我相信,重點真的還是在你的內容與想法,英文部分就是能用就好了,不一定真的要非常好

圖 / Unsplash

第三階段:團體面試(12月)

UWC團體面試是我認為最好玩,但也具挑戰性的關卡,和台灣學校常見的團體面試有著很大的不同。在台灣,申請大學的團面可能是四、五個人同時進入會議室,接著教授會提出很多困難的問題,每個人輪流回答。

但UWC團體的面試完全不是這樣的,沒那麼制式化,沒那麼有壓力,也並不是圍繞在學術能力或專業知識,而是有非常多有趣的活動,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團隊合作、討論,非常考驗臨場反應能力、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,以及和同儕的相處、合作能力。

雖然我沒有辦法公布考題內容,或是具體會進行什麼樣的活動,但我可以保證,參加UWC的團體面試一定會收穫滿滿,因為可以認識很多跟你一樣有想法也有熱情的青少年、交到台灣各地的好朋友,也可以看見自己臨場發揮的能力以及與人互動的方式。

圖 / Unsplash

最後階段:個人面試(1月)

團體面試結束後,大約等待兩星期便會收到個人面試的通知(如果沒有,也可以等等看3月的候補面試通知)。

其實最後一關的個人面試反而是我認為最輕鬆自在的關卡,因為當天面試官營造的氛圍就像在和我聊天,過程中我感受得到對方是真的想更認識我這個人、想確認我是否真的準備好要進入UWC。

而這個「確認」也並不是以考試的方式審核,而是問我是否和家人討論過、是否清楚自己為什麼想去UWC等。

其實我認為,不管是什麼面試,準備的方法真的就是要先好好瀏覽過當初的申請書、想清楚自己的動機、明確知道自己對什麼領域最有熱情等等,把最真實、完整的樣子呈現出來,如果適合,就一定會錄取的!

像聊天一樣的面試(圖 / Unsplash)

錄取通知(1月底-3月)

我還記得最後一關的個人面試一結束,我爸媽因為擔心我會一直沈浸在面試的緊張情緒中,所以就帶我們全家到台南玩了四天三夜。

而就在旅程的第三天(面試後兩天)一早,我就收到了UWC台灣理事會主席的錄取通知電話,親自告訴我我真的可以前往第一志願的英國了!

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當下的驚喜和感動,半年多的辛苦總算是有了最美好的收尾。很感謝一路上陪伴我、給予我幫忙和鼓勵的人們,也很感謝在每一個階段都很認真努力的自己(那時候還要一邊申請台灣的大學呢!)

圖 / Unsplash

四、申請心得

不需要準備的考試

申請UWC一連串的關卡看似煎熬、困難,實際上,相較於申請國外大學或考取台灣國內大學,UWC的流程可說是十分輕鬆。原因是UWC的甄選強調的是你的個人特質和想法與學校理念是否吻合,而非你的成績、英文能力、表達能力等

這也是為什麼在每一輪考試或面試前,UWC的通知email總是交代我們:

「不需要額外準備,用你最真實的樣子出現就好了。」

我還記得當時我也非常懷疑,很害怕如果我真的都沒準備,會不會差別人一截?也很擔心即便UWC不強調學生的英文能力,而是更看重「想法」,但畢竟未來出國還是會以英文授課,如果英文真的太差會不會不符合資格?

甚至,那時候面試前,我也因為實在太擔心了,所以偷偷向去年申請過的同學詢問考題。原以為自己準備充分了,沒想到隔天的內容卻完全不同,反而讓我在面試的當下更多了一層慌亂和緊張。

圖 / Unsplash

而在英文能力的部分,我印象非常深刻,當時團體面試有一個部分是「建議以英文」發表想法,但也有補充用中文也沒問題。然而,眼看我前面的每一個人都用很流利的英文表達(很多國際學生),當下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,只覺得自己完蛋了、一定申請不上了。

而輪到我時,剛開始我也很努力嘗試用英文表達。但,畢竟平常都是以中文溝通,不像很多申請的同學都接受著全英文的教育,所以我所表達的內容相較之下既不完整又不通順。

結果才講不到3句,我就索性切換中文了,那個當下其實也是我下定決心「沒上就算了」的一刻,原因是我真的覺得自己能力實在太差、太丟臉了,根本不可能會被選上。

而那一段發表完,一直到結束後回家,我都失落的告訴我身邊的朋友、家人們「我根本不可能上了」,但沒想到,後來竟然還是錄取了!

圖 / Unsplash

就在我錄取後,有個學姊跟我分享,那天他對我的發表其實非常印象深刻。不是因為我是整組裡唯一用中文表達的,而是因為我說話時有種真誠、能讓人專注的態度,而我所分享的內容,和其他人那種雖然流利卻都多少有點相似的想法比起來,真的更讓人印象深刻,是屬於我的特質。

一直到那時候,我才終於能夠相信,UWC所強調的理念是真的。也就是,真的不用刻意去準備、讓自己「看起來很厲害」,而是要將「真實的自己」表達出來,因為你的想法、你的特質、你的熱情才是決定你是否適合UWC的關鍵。

圖 / Unsplash

唯一的建議就是去「尋找自己的熱情」

不過也不是說「不用準備」就代表你可以雙手空空、腦袋空空的去申請、面試,也不是説UWC真的完全沒有任何你可以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就讀的標準,或沒有任何你可以提前把自己裝備好的方向。

就我觀察其他同樣錄取UWC的學生而言,我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特質,那就是,每個人都有至少一件課業以外,投入大量心力的事物,並且通常能夠「把喜歡的事做到閃閃發亮」

可能是某個社會議題、可能是科學研究、可能是藝術、可能是攝影、也可能是寫作,什麼事物都有可能,只要是你真的非常有興趣的領域(從字裡行間和眼神完全感受得到一個人對某件事是否有熱忱)。

也就是說,在申請UWC以前,可以做的準備就是:

盡可能去認識自己、探索自己對什麼事物最有熱情,然後也當然可以先嘗試踏出行動的步伐

圖 / Unsplash

以我自己為例,我是在高一的時候就認識UWC的,當時我雖然已經對教育有興趣,但僅止於「興趣」,並沒有太多行動的經驗,也對於深入的教育議題並不了解。但高一下學期我開始擔任非營利組織的志工、實習生;高二時則獨立規劃了一趟導覽、分享自己的故事;高三則又和同學一起創辦了關注環保的學生組織,並實際辦理大型活動倡議。

透過這些行動,我把自己有「興趣」的事物提升為「熱情」。

圖 / Unsplash

外加培養自己「對社會的使命感」

除此之外,大部分UWC學生也會把自己的專長,延伸思考到對台灣、對世界能夠帶來的正向影響力。其實也不是說本來就已經要有改變社會的經驗,但至少,不可或缺的是你對社會的使命感,因為唯有這樣,台灣理事會錄取你就讀UWC,才是「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」最好的投資。

Create impact, not achievement.

UWC重視的不是學生個人的成績、成就,而是對社會的貢獻。

五、UWC 學費 / 獎學金機制

因為每一所UWC都位於不同國家,每個國家的物價、生活開銷都有所差異,所以每一所UWC的學費也都不盡相同。以下我將分享大致金額提供大家參考,實際費用可能每年會有些微異動,大家可以在「申請書」上得到更準確的資訊。

平均而言, 18 間UWC學費大多是每年 100–120 萬台幣左右(共兩學期,包含學費、住宿、餐食等,且學生在學期間幾乎不會負擔額外費用)。而其中,最便宜的學校有到 6、70 萬台幣(如:波士尼亞、史瓦帝尼等),最貴的則有到 180 萬左右(如:新加坡),通常亞洲地區的UWC學費會高於其他地區許多。

圖 / Unsplash

乍看之下可能會覺得費用有點高,但以我自己為例,如果不是UWC,到英國就讀一般大學的話,光是學費可能就要破百萬,再加上非常昂貴的物價、房租、生活開銷、交通等等,一年可能就要超過 200 萬台幣,相較之下,UWC的學費可以算是親民。

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,學費還是過高,怎麼辦?

其實也不用太擔心,因為UWC的理念認為,教育不應該受到學生家庭背景、出身條件而有所限制,因此,依照學生的家庭經濟需求而定,每年大約有 70% 的學生可以獲得全額或部分助學金

而在申請階段,理事會也完全不會考量你的家庭背景、需要多少助學金,來決定是否錄取。完全端看你是否符合UWC的錄取資格,真正錄取後才會一起討論獎學金比例。

從 2016 年到 2021 年,臺灣已經有 92 位學生前往不同的 UWC,其中 65 位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獎助學金,更有 13 位學生獲得全額獎助學金。

六、選擇國家機制

UWC共有18間分校,從亞洲、歐洲、美洲、甚至非洲都有校區。那麼你一定會想問,到底是什麼決定你前往哪一所UWC的呢?

圖 / UWC Taiwan官網

其實從第一關的申請書開始,就有一題是要你排序自己最想去的國家的志願序。接著,面試階段也會進一步詢問你的意願和分別的原因。

但真正決定你會錄取哪一所學校還是以UWC台灣理事會為主,主要依據「學校提供的名額」以及你所「需要的獎學金比例」去做配對。舉例來說,中國UWC今年開放給台灣的名額可能是2個全額助學金、1個全額自費,那麼如果3個想去中國校區的學生都需要全額補助,其中1人可能就要考慮其他國家了。

此外,也可能會參考你的興趣與特質,並可能會鼓勵你跳脫舒適圈去不一樣的國家挑戰自己。

圖 / Unsplash
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機制,原因是你所申請的是「整個UWC教育運動」,而非單一學校。也就是說,你是因為認同UWC的理念而決定申請,而不是因為想去美國、想去挪威、想去加拿大而選擇UWC。所以,無論被分配到什麼國家,理應不會阻止你對於UWC的嚮往。

而也因為這樣,很多同學最後收到錄取通知時,得到的選項可能是之前從沒想過、甚至志願序根本沒填到的學校,因此需要花一段時間再和家人討論。但就我所知,大部分同學最後都還是會接受這樣的安排,而兩年後也幾乎不會後悔這樣的決定。

因為如果不是UWC,有些國家是一輩子都不可能會去的(例如:亞美尼亞、史瓦帝尼、哥斯大黎加等),能有機會深入體驗當地文化,絕對會是非常特別、值得、影響一輩子的人生經驗!

除此之外,不管是哪一間UWC,真的都各有特色,學生組成也都很豐富,即便和原先想去的國家可能不同,但不變的是UWC共同的理念和文化!

圖 / UWC Costa rica 官網

七、結語

我知道這篇文章的文字量非常豐富,閱讀起來不一定容易;但我也相信,如果是真心想申請UWC的學生,這篇的內容一定會對你非常有幫助!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堅持把這一年申請UWC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,因為我知道,如果去年的我在申請前也得到這些資訊,心中會是莫大的感激。

此外,會想分享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自己真心喜歡、認同UWC的教育體制。我希望能讓更多台灣學生、家長、老師、或是關心教育的工作者們也都能認識這所雖是「世界級」,卻又如此貼近在地、包容每一種背景學生的學校。

最後,我是品恩,是一位很愛教育的女孩,很謝謝大家仔細閱讀我的文字!

接下來兩年我將前往校區位在「12世紀古堡」裡的英國UWC,親自體驗這樣創新的教育模式。過程中可能會有挫折、困惑的時候,但我相信一定也會有成長、學習、充滿感恩的時候,而這些我也都會盡可能地記錄下來、分享給大家,希望能為台灣教育創造更多視野和可能!

--

--

黃品恩

我是品恩,一位懷抱著教育夢的20歲女孩,從北一女畢業後,就讀UWC英國分校。 「勇敢作夢,踏實築夢,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」是我對自己的認識。 在這裡,我分享的不是「成功」的故事,而是「成長」的故事,希望能以溫柔的文字為你帶來追夢的勇氣和相信自己的力量。